在美國持續(xù)支持烏克蘭硬撐俄烏沖突之際,最近又以兩艘航母戰(zhàn)斗群抵近支持以色列決戰(zhàn)巴以沖突,歐亞大陸和平難續(xù)之際,10月12日,美國再次發(fā)布駭人軍事報告。
由美國國會任命的跨黨派委員會戰(zhàn)略態(tài)勢委員會發(fā)布報告稱,美國軍事戰(zhàn)略目標必須包括“能使用常規(guī)部隊在歐亞地區(qū)有效威懾和擊敗俄羅斯和中國”,為打贏應對中國和俄羅斯的兩場戰(zhàn)爭準備。
(美國最大軍事物流重型運輸機C-5運輸機
圖源:bulgarianmilitary)
為此,報告建議美國加大投入以升級核彈頭、彈道導彈和核設施,還主張在亞洲和歐洲部署更多戰(zhàn)術核武器,開發(fā)綜合防空和導彈防御系統(tǒng),生產更多的戰(zhàn)略隱形轟炸機和新的“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等。
事實上,美國一直沒有停止在中國周邊拱火和軍事基地布局。在中印邊境摩擦之際,2022年11月29日,美國與印度在喜馬拉雅山脈海拔3000多米的奧利山區(qū)舉行第18次的“準備戰(zhàn)爭”年度雙邊軍演。
2023年10月9日至10日,美日韓在韓國濟州東南方公海,重啟了2016年以來首次舉行的三方聯合海上軍事演習。
此前,8月21日,韓國和美國又一次啟動演練“全面戰(zhàn)爭”的“乙支自由之盾”聯合軍演,除了美韓之外,還有日本等9國參與,11國聯軍48萬兵力軍演。
據最新消息10月20日,拜登政府向美國國會申請超過1050億美元(約7682億元)預算,以支援烏克蘭、以色列及美國南部邊境等方面的安全需求。據報道,這筆預算部分資金還將用于軍援臺灣地區(qū)。
追求“和平崛起”是中國的發(fā)展方向,但“樹欲靜而風不止”,戰(zhàn)爭之風正從中國周邊席卷?!氨R未動,糧草先行”,打戰(zhàn)打的也是軍事物流,遠程兵力和武器投送均離不開軍事物流。
最近,2024年美國總統(tǒng)選舉中,民主黨候選人瑪麗安娜·威廉森在談到相關話題時揭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真相。
她反問:“你知道嗎,美國在中國周邊擁有多少個軍事基地?竟然有313個。” 這意味著美國在全球80個國家擁有大約750個軍事設施,其中約一半位于中國周邊地區(qū)。
在亞洲-太平洋-印度洋戰(zhàn)略地區(qū),美國共設立了7個基地群,占據了其海外基地總數的42.7%。
這些基地包括日本的橫須賀海軍基地和沖繩海軍基地,韓國的烏山空軍基地和漢城基地,以及位于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亞海軍基地,這些地方都直接位于中國的門口。
(圖源:CCTV 7)
此外,美國還在全球派遣了大約16萬名軍人,其中有約8萬人駐扎在亞洲,分別在日本和韓國的駐軍人數分別為5.37萬和2.64萬。
日本擁有120個現役軍事基地,數量超過全球其他國家——超過有119個軍事基地的德國和73個軍事基地的韓國。這三個國家構成了美國軍事物流網絡的關鍵節(jié)點。
近年來,隨著中國國力的崛起,美國為對抗中國采取了極端手段,而這背后的關鍵落地支持來自美國完善的軍事基地布局。
美國通過在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關島等地增加軍事物流樞紐布局,及加強與南海周邊國家軍事合作和聯合演習,形成對中國的密集包圍之勢。
自新中國建立以來,美國就聯合日本、韓國、菲律賓、澳大利亞等構建了包圍中國的島鏈體系。但美國距離中國萬里之邀,要形成遠程軍事投送,就需要形成貼近中國的軍事基地和軍事物流樞紐。為滿足美軍的亞洲地區(qū)投送需求,美國與亞洲多個國家進行軍事合作。
美國與一些亞洲國家合作在該地區(qū)建立軍事基地或進行軍事合作是一個復雜而多層次的問題,涉及多方的政治、經濟和軍事考慮。以下是基于公開資料梳理的美國與新加坡、日本、韓國、菲律賓、越南以及中亞國家軍事基地合作的一些信息:
①新加坡:美國與新加坡有軍事合作協(xié)議,其中包括美國軍隊在新加坡的臨時部署。美國海軍的一些艦船也定期停靠在新加坡的軍事港口。
②日本:美國在日本擁有多個軍事基地,是美國在亞洲地區(qū)的重要軍事存在。這些基地包括橫須賀海軍基地、普天間空軍基地等。美國與日本之間有《日美安全保障條約》,根據該條約,美國承諾在必要時保衛(wèi)日本。
③韓國:美國與韓國有長期的軍事合作關系。美國在韓國駐扎了大量軍隊,幫助維護半島的穩(wěn)定與安全。韓國也是美國的盟友,雙方之間簽有《韓美同盟》。
④菲律賓:雖然美國于1992年關閉了在菲律賓的克拉克空軍基地和蘇比克海軍基地,但兩國之間仍然有軍事合作關系,包括聯合軍事演習。
⑤越南:美國與越南建立了戰(zhàn)略伙伴關系,兩國在軍事領域有一定程度的合作。然而,目前沒有美國軍事基地駐扎在越南。
⑥中亞國家:中亞地區(qū)包括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美國在這些國家沒有永久駐軍,但在一些情況下,美國可能與這些國家合作,例如提供軍事援助或在反恐等領域進行合作。
①軍事樞紐——軍事物流樞紐:軍事樞紐通常是戰(zhàn)略地點,用于維護、補給和支持軍事力量。這些樞紐可以包括軍事基地、港口、機場、物流中心等設施。它們位于關鍵地理位置,以便迅速響應威脅、執(zhí)行軍事行動以及運輸和分配軍事裝備和物資。
②三重島鏈——軍事物流通道:島鏈是一系列島嶼或地理要點,通常位于戰(zhàn)略要地,用于控制海洋區(qū)域、航道和天空。島鏈可以分為不同的層次,包括第一島鏈、第二島鏈和第三島鏈,它們分別位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并用于控制周邊地區(qū)。
③供給網絡——軍事供應鏈網:軍事樞紐和島鏈一起形成了供應網絡。這個網絡用于支持軍事力量的部署、運輸和補給。軍事基地和港口在這個網絡中充當關鍵節(jié)點,用于裝載、卸載和儲存軍事物資。島鏈則可以用于控制關鍵海洋航道,確保物資的安全運輸。
總之,軍事樞紐和島鏈相互補充,共同構建了一個供應網絡,支持軍事力量的運輸、部署和作戰(zhàn)。這些設施和地理要點在戰(zhàn)略層面發(fā)揮著關鍵的角色,影響著國際軍事力量的平衡和行動。
對美國來說,不只是要構建包圍中國的軍事物流網,似乎也要制造一些“炮臺”,中國臺灣地區(qū)就是這樣一個正在充滿火藥味的炮臺。
9月15日,中方宣布對涉及售臺武器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兩家美國軍工企業(yè)采取制裁措施,兩家公司直接參與了8月24日的售臺武器交易,也多次涉及美國售臺武器交易。
8月24日對臺軍售是自拜登上臺以來的第11次對臺軍售,主要包括F-16戰(zhàn)斗機、機載導彈和相關設備。中國國防部新聞發(fā)言人譚克非大校已經表示強烈不滿,并向美國提出了正式抗議。
如果我們回顧近幾十年來美國對臺軍售的總額,根據不完全統(tǒng)計,從1979年7月到2022年9月,這一金額高達約675億美元。
其中,三次最大的軍售分別發(fā)生在2008年,金額為64.45億美元;2010年,金額為63.94億美元;和2011年,金額為58.52億美元。要理解這些巨額金額,可以將其與臺灣在1952年到1972年這20年間的總GDP相比較,那時的GDP總和約為626億美元。
這意味著美國對臺軍售的總金額幾乎超過了臺灣20年的GDP總和。從特朗普時代到拜登時代至今近7年,美國對臺軍售不完全統(tǒng)計為250多億美元(約合1829億元人民幣)。
10月20日,美國白宮發(fā)表聲明表示,總統(tǒng)拜登向國會提交一份特別預算案,總額高達1060億美元。據《華盛頓郵報》報道,這項特別預算案包括40億美元的“對抗中國影響力”的資金。
20億美元用于美國國務院在印太地區(qū)提供安全援助,可能會包括對臺灣的支持。這包括軍事援助、軍事培訓、軍事裝備出售等,以幫助臺灣維護所謂自身的國防和安全。
20億美元用于美國財政部向發(fā)展中國家提供替代金融方案。這可能是指向那些與中國有經濟聯系的國家提供財政支持,以減輕它們對中國的經濟依賴。
目前,這兩家軍火商主要依托美軍的軍事空運將軍火運至臺灣附件的軍事基地,然后轉運至臺灣,或者直接又美軍的軍事運輸機運抵臺灣。
目前,美軍常用運輸機型主要包括C-5M“超級銀河”巨型運輸機、C-17“環(huán)球霸王”大型運輸機和C-130“大力神”系列運輸機。C-5M以其綜合運力而著稱,最大載重可達130噸,滿載時的飛行范圍可達9000多公里,適用于運輸重型裝備和組裝式橋梁設備。
C-17具有卓越的適應性,可以在野戰(zhàn)條件下的簡易跑道上降落,最短降落距離僅為915米,在支援烏克蘭行動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而C-130雖然運力較?。s20噸),但通用性強,耐用性好,適用性廣泛,幾乎可以在各種惡劣機場條件下起降。
此外,美國軍隊還依賴“預備役力量”,即美國民航貨運機隊。美國的民用航空業(yè)發(fā)達,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貨運和客運飛機,包括數百架大中型貨運飛機。
在緊急情況下,美軍可以調動這些航空公司的飛機,用于軍事運輸,雖然它們的性能不及軍用運輸機,但數量龐大的民航客機仍然是美軍戰(zhàn)略空運力量的重要補充。
美國在全球軍事和經濟霸權都離不開其在全球建立的最廣泛和規(guī)模最大的軍事基地網絡,這不僅為美國軍隊提供了存在和訓練、武器儲運的場所,還在國內外政治、經濟和安全方面產生深遠影響。
美國國防后勤局是美軍實施物資聯勤供應保障的國防部直屬機構,同時負責戰(zhàn)略層次物流保障基地的建設與管理。美國軍隊在美國本土和海外戰(zhàn)略要點設立各級物流保障基地,這些基地前后對接、有機關聯,旨在為全球范圍內的三軍部隊提供快速高效的物流保障。
美國總部級海外物流保障基地,都位于全球性的交通物流戰(zhàn)略要道或樞紐位置,是美軍實施全球性軍事物資保障的重要物流節(jié)點和武力分撥平臺。
(美國C-5 軍事運輸機 來源:militarymachine)
美軍的總部級海外物流保障基地數量有限,但它們在全球范圍內發(fā)揮著重要的支持和輻射保障作用。截至2015年10月,美軍各級物流保障基地數量總計為24個國防配送中心、477個配送倉庫,這些基地在全球范圍內確保了軍隊的物資供應和保障效率。
美國軍事基地基本也是軍事物流樞紐,保障武器存儲及軍力分撥,分為兩大類別:
第一,大型軍事基地,指的是占地面積超過4公頃或價值超過1000萬美元的軍事設施。這些基地通常駐扎著200名以上的美國軍事人員,總共有439個,占據了美國海外基地總數的60%。
(美軍駐日本關島基地 來源:nippon)
第二,小型軍事基地,包括面積小于4公頃或價值低于1000萬美元的軍事設施,其中包括合作安全據點和前方行動地點。這一類別的基地占了余下的40%。
在越戰(zhàn)時期,美國軍隊發(fā)現自己獨自承擔物資運送的艱難,因此全球設立了近800個美軍基地。五角大樓2005年的報告,美國軍事人員分布在156個國家,其中63個國家設有737個軍事基地,海外常駐軍人數量達到255065人。
這些基地內共有845441個軍事建筑和設施,美國國防部在全球擁有總面積達2202735公頃,堪稱全球最大的軍事物流地產商。
多點布局的優(yōu)勢使美國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快速應對戰(zhàn)爭爆發(fā)。這種基地網絡也受到民間公司的效仿,如亞馬遜和蘋果等公司。
在海灣戰(zhàn)爭期間,美國成功運送了44.5萬架次的物資。美軍提出了一個目標,即在有戰(zhàn)事的情況下,在全球范圍內將物資在10天內送達戰(zhàn)場。
編輯:張杰 管一